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指示灯、信号灯、仪表显示、手机背光源、车载光源等场合,白光LED技术也不断地发展,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去,对于LED的测试没有较全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生产实践中只能以相对参数为依据,不同的厂家、用户、研究机构对此争议很大,导致国内LED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光通量
方法1 积分球光谱辐射计
参考标准:
CIE84:1989 《光通量的测量》;
IESNA LM79-08 《固态照明产品的电气和光度测量》
方法2 分布光度计
参考标准:
CIE84:1989 《光通量的测量》;
IESNA LM79-08 《固态照明产品的电气和光度测量》
测试项目:
光束角 光效能 光通量
环带光通 光谱功率分布 色差 峰值波长
光通维持 显色指数 色坐标 色容差
光强分布(配光曲线)
方法 分布光度计
参考标准:
IESNA LM79-08 《固态照明产品的电气和光度测量》
CIE 121:1998 《灯具光度学和分布光度学》
CIE 043:1979 《投光灯光度测试》
GB/T 9468 灯具分布光度测量的一般要求
GB/T 7002:2008 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
测试项目:
灯具能效 光束角 灯具光强分布 亮度限制曲线
室内灯具概算曲线 等光强分布曲线 总光通量 环带光通
平面等照度曲线 圆形等光曲线 镇流器流明系数(BLF) 矩形等光强曲线
测试方法
LED是一个由半导体无机材料构成的单极性PN结二极管,其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LED电特性参数包括正向电流、正向电压、反向电流和反向电压,LED必须在合适的电流电压驱动下才能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通过LED电特性的测试可以获得LED的最大允许正向电压、正向电流及反向电压、电流,此外也可以测定LED的最佳工作电功率。
LED电特性的测试一般在相应的恒流恒压源供电下,利用电压电流表进行测试。
光特性测试
类似于其它光源,LED光特性的测试主要包括光通量、发光效率、辐射通量、辐射效率、光强、光强分布特性和光谱参数等。
光通量和光效
光通量的测试有两种方法,即积分球法和变角光度计法。变角光度计法是测试光通量最精确的方法,但是由于其耗时较长,所以一般采用积分球法测试光通量。现有的积分球法测LED光通量中有两种测试结构,一种是将被测LED放置在球心,另外一种是将其放在球壁。
由于采用积分球法测试光通量时,光源对光的自吸收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往往需要引入辅助灯。
在测得光通量之后,配合电参数测试仪可以测得LED的发光效率。而辐射通量和辐射效率的测试方法类似于光通量和发光效率的测试。
光强和光强分布特性
点光源光强在空间各方向均匀分布,在不同距离处用不同接收孔径的探测器接收得到的测试结果不会改变。但是,LED由于其光强分布不一致,使得测试结果随测试距离和探测器孔径而变化。因此,CIE-127提出了两种推荐测试条件,使得各个LED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光强测试与评价如图5所示。目前,CIE-127推荐测试条件已经被各LED制造商和检测机构引用。
光谱参数
LED的光谱特性参数主要包括峰值发射波长、光谱辐射带宽和光谱功率分布等。单色LED的光谱为单一波峰,特性以峰值波长和带宽表示,而白光LED的光谱由多种单色光谱合成。所有LED的光谱特性都可由光谱功率分布表示,白光LED光谱功率分布。而由LED的光谱功率分布还可计算得到色度参数。
光谱功率分布的测试需要通过分光进行,将各色光从混合的光中区分出来进行测定,一般可以采用棱镜和光栅实现分光。
1、具备专业资质、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团队,为你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
2、拥有先进的实验室设备,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与可靠。
3、作为全球客户信赖的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我们是你品质的证书。
GCC认证是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简称GCC)针对进入其成员国市场的产品所实施的一种强制性认证制度,旨在确保产品符合区域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主要适用于海湾七国,即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也门共和国,巴林王国以及阿曼。
ISED,前身为IC(Industry Canada),自2016年开始正式更名为Innovation,Scie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ada(ISED),负责电子电器产品进入加拿大市场的认证事务。其负责产品大致为广播电视设备、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工科医设备等,与美国FCC相似,ISED认证目前针对无线产品和非无线产品的电磁兼容和射频测试要求。
CEC认证是由美国加里福尼亚州能源委员会(California Energy Commission) )于2005 年 12 月 30日依法实施的电器能效法规(Appliance Efficiency Regulation )。该法规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用电产品的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气体排放和温室效应。